如何评价法国电影《以女儿之名》?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14日 阅读:496 次

没有父母会不爱自己的女儿,他为女儿奔走一生,最终讨回公道,这就是《以女儿之名》。影片根据真实案件改编,这在当年是一个轰动法国的案子,因妻子外遇,一双儿女由丈夫安德烈在法国抚养,妻子则嫁给了德国医生。为与母亲交流感情,孩子被送去德国母亲的家中,14岁的女儿如花朵一般灿烂,安德烈接到","content":"

没有父母会不爱自己的女儿,他为女儿奔走一生,最终讨回公道,这就是《以女儿之名》。

影片根据真实案件改编,这在当年是一个轰动法国的案子,因妻子外遇,一双儿女由丈夫安德烈在法国抚养,妻子则嫁给了德国医生。为与母亲交流感情,孩子被送去德国母亲的家中,14岁的女儿如花朵一般灿烂,安德烈接到的不是女儿即将回家的通知,而是一封突如其来的死亡通知书。安德烈难以相信,明明身体健康的女儿,为何突然死亡,经过验尸发现,女儿下体有撕裂迹象,在德国方面的尸检报告,却极力隐瞒这一事实,这证明女儿真正的死亡与继父医生有关。

为了让女儿的死亡得到公道,安德烈与德法两国法院纠缠多年,最终是他将医生绑架到法国,才将真相大白人间。

女儿被性侵导致死亡时才14岁,而禽兽医生被抓入监狱,官司打赢之时,经过了30年。

在这漫长的30年中,父亲从未放弃过为女儿申冤,他的人生,事业,所有的喜怒哀乐都聚焦在女儿的死亡上。他曾在德国进行上诉,得到的结果却是法院表示本案已经结束,概不受理。法国法庭对此案宣判,但医生却并未被德国引渡到法国。他用尽所有的办法,给总理写信,状告贪官,疯狂的行为,让这位父亲白了头发,失去了身边的人,一个人默默在这斗争的路上艰难的行走,却没有一个美好的结果。

当司法没有办法给予的公正,那便由自己实行,父亲雇佣绑匪将医生绑架到法国,这段30年的恩怨虽已结束,但他也因唆使犯罪即将面临牢狱之灾。

影片最终父亲站在女儿的墓碑前,道出的那句“我很想你”以及“今天你44岁了,这场战役,是我为你打的”,都让人无比感动。

一座墓碑,困守的是女儿的亡灵,但同时也将活生生的父亲禁锢在这悲剧的牢笼中30年。父爱的伟大之处在于,润无声,小时候,总有一个人,用他坚实的臂膀,为你支撑起未来的方向,而长大后,也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牵着你的手,将其交付给你选择的新郎。

这个世界是危险的,是莫测的,也是残酷的,但每一位父亲都是女儿一生的守护者,无论何时,他都将为你而战。在影片中的安德烈心中,女儿卡琳卡从不曾离去,她永远都在自己的心中,现实即便再残忍痛苦,他都不惜为女儿对抗这畸形丑陋的世界,只为让公平和正义重现人间。

儿童被性侵一事,一直都是热门话题,这一社会问题,即便是现在,都没有一个强有效杜绝和禁止的方法。

幼小纯真的孩子,在被邀请与陌生人或者是熟人玩游戏之时,有些可能根本不知道自身经历的是什么,而有些则在经历痛苦后,向家人诉说,却被忽视。被性侵的孩童不仅仅是女孩,男孩遭遇这一痛苦的也不是少数。如果评选这世界上最丑陋的罪犯,那便是幼童强奸犯,他们为满足于自身的癖好与暴行,将罪恶的毒手伸向了孩子,内心却丝毫没有后悔和痛楚,更会因施暴后无人怪罪,变本加厉的将这一癖好施加到更多孩子身上。

影片中的女儿死亡直接原因是禽兽继父的性侵,死亡意味着没有丝毫未来,让活着的父亲为她奔走一生。但有些幼童性侵案的受害者,存活下来,可这并不代表这些孩子是幸运的,童年遭受的噩梦,将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种阴影是无法挽回,并将一直痛苦存在的,这导致很多受害者长大后极易出现暴力行为和自杀倾向。

本片因为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所以在拍摄手法上并没有用过多都特效,而是平铺直叙,没有过多渲染,安静又平和地给大家讲述了一个父亲为女儿死亡奔波30年的故事。这种拍摄手法,更让人触及父亲的痛苦,也让人体会到现实的真实和无助。

父亲奔走多方,却一再被拒之门外,根本原因是国外司法体制的问题。社会公正的建立基础,在于司法公正,可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德国的司法人员因医生的打点而为他维护,明显有疑点的案子却被束之高阁,跨国引渡一事多次提及,两国的官方却无人主动为此案进行解决。

政府官员的相互包庇,警方的不作为,司法体制的冗杂,这些都是本案引人思考的问题。明明是一个证据充足的案件,却让受害者的家属奔赴30年,最终靠绑匪实现了社会正义。

父亲坚定地拿起手中的法律,用尽所有手段,恪守公民的责任,却得不到应有的正义。当正义无法用司法公正去保护,那么另一种手段,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同时,因医生最终仅仅被判处15年,这一结果,可以得出,有关于性侵未成年并且导致死亡这一案件,各国的法律都应该严惩。试想若医生体质较好,15年后他仍旧能够从狱中出来,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可这样的结果对得起已死去女儿的亡灵嘛。有些罪犯,死刑是对他最大的宽恕,恋童,强奸这类案件,严惩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本案中的母亲实则是这起悲剧最大的推动者,自己的孩子经历了苦难与折磨,选择的不是怀疑,反而一厢情愿地相信自己所谓的爱人是个有魅力,又风度翩翩的男人,他永远不会也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即便当所有的真相都摆在这位母亲面前,她的反应不是愧疚对女儿的疏忽,而是觉得为何你要来打扰我本来安稳又幸福的生活。

可以说,本案最初一直没有决断,迟迟无法推进的一大原因在于母亲对于医生的维护,这样的女人不堪为一个孩子的母亲,她不配。

",
Tag:[db:标签TA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