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说:用了,且难以避免
这一切可以说都是从台积电继承而来的。
其实这些年来,芯片工艺的提升,几乎都和台积电脱不开关系。
与台积电的渊源
中芯国际源于台湾的芯片公司世大。台湾世大被台积电收购时,时任总经理张汝京不愿加入台积电,前往上海创办了中芯国际,这时是2000年。
中芯国际在创立过程中,大量从台积电挖人。由于挖人时从台积电获取技术资料的行为被发现,遭到台积电起诉,最终赔偿2亿美元+股份达成和解,这时是2010年。
2009年,梁孟松离开台积电,几经辗转,成为了三星晶元代工部门执行副总,当然,也有几十名台积电工程师投奔而去。
他带领三星成功搞定45、32、28直到14纳米工艺。其中的45,32,28纳米工艺都不像三星以前的风格,而是和台积电的有很大相似之处。于是遭到了台积电的起诉,最终败诉并离开三星。
2017年,梁孟松加盟中芯国际,并带领团队迅速搞定了14纳米工艺。
关键生产设备
先说光刻机,这是集成电路制造所需的关键设备。
先进光刻机的供应商就荷兰ASML一家,这家企业早期通过台积电的支持开始浸入式光刻工艺的推进。最终成功制成EUV光刻机。十几年前的ASML没什么领先技术,也不受什么限制。
2007年,收购美国Brion;2012年,收购美国Cymer,获得了先进的检测和光源技术,由于美国政府对并购的要求,相关研发团队仍留在美国。
可以确定,ASML包含一定比例的美国技术。
除ASML外,全球三大半导体设备供应商还有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和科林(Lam Research),这两家都是美国公司。
晶圆代工厂使用的几乎都是这三家公司的设备。
软件
软件也比较重要了,晶圆厂用到的EDA软件,其主要的几家供应商分别是:美国的Mentor,Synopsys,以及荷兰的ASML。
小结一下:中芯国际当然使用了美国技术。
说点其他的:
其实在硅谷,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s)又称为印度人和中国人(Indian & Chinese),因为这一产业几乎就是印度人和中国人的天下。比如NVidia,台积电这些企业,都是行业领导者。
我们国家的集成电路起步晚,和70年代的工科技术人才断层有一定关系。起步晚了,追赶起来也不容易。而当今软件行业的风气,也不利于技术沉淀。
从我个人对集成电路和EDA产业的接触来看,这是老技术人员的天下。40岁以上的资深开发人员比比皆是。
另外,晶圆企业的创业年龄也偏大。
张忠谋56岁初次创业,成立台积电;
张汝京52岁初次创业,成立中芯国际,70岁又再次创业。
而国内的程序员们呢?35岁被劝退,猎头一听到候选人年龄偏大,哪怕水平高也立刻否决,在这种环境下,哪有充足的时间将技术精益求精?
如果能改变这种年龄歧视,相信以中国人的勤奋好学,登上集成电路技术的顶峰并不难。
望诸君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