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都在说,父母与孩子之间应该建立和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才是最好的状态?不是父命子从,更不是“君要臣死,父要子亡”的封建思想,而是一种平等相待的朋友式关系。
很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太负责任”,什么事都要替孩子考虑,什么事都要给孩子做好规划和铺垫,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他自己的内心深处不那么焦虑,并美其名曰“路我都给你铺好了,照着走就是了”,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式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
然而,现实总是那么让人觉得很残忍,孩子们似乎都很不领情,还特别厌烦这种状态,有些孩子公然挑战父母的权威,甚至于更有些竟会以死抗争,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说习惯的力量是很可怕的,你自己小时候受到的教育是什么样的,都会不自觉的投放到你的孩子身上,这就是原生家庭的影响。历来在我们的家庭环境中对于孩子的控制都是很严的,我们始终坚持“养不教父之过”的传统观念,认为让孩子听话就是我们的责任,这只是一种习惯。而如果孩子不听话,那么我们就认为这是错的行为,并给予惩罚,但是我们还是要反思一下,家长永远都是对的吗?
其次,我们要求孩子不过是为了自己心安,为了缓解压力和紧张的心情。我们太害怕失去了,又什么都想得到。不仅仅是和自己比,更要和别人比,似乎生养孩子变成了一个赌马的游戏,只不过谁是看客谁是马没有搞清楚,大家都在拼命的向前奔跑,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那么,孩子和父母谁是马?错!真正的马应该生活在草原上而不是马厩里,那只是一只宠物。
再次,我们不希望孩子走错了方向,经常会有父母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现在你不听我的话,以后有你后悔的时候……”,我们说这句话有没有道理?有,而且很多老人的经验都是经过长期生活实践证明了的东西,不能说百分之百也八九不离十。但是,同样也有一句话“梨子什么味道总要自己尝一尝”,孩子不摔几次怎么能学会走路?作为父母希望孩子不走弯路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才是真正的成长过程,我们永远不可能代替孩子生活一辈子。
最后,我们最重要的还是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对待,这是本质原因。其实,只要在遵守原则的情况下,可以给孩子一个自己做决定的机会,我们把自己的建议和后果告诉他,如果他不听,可以去试试看,比如孩子要玩不回家吃饭,好,玩儿吧,过了饭点没饭吃,那就饿一顿,放心现在的孩子饿不坏,然后告诉他为什么没有饭吃了,而且父母也跟着一起挨饿了,让他自己去反思,那么下次他还会这样吗?如果一次不行就二次,你放心绝对不会有第三次。当然,你必须要坚持原则,在下一歺到来之前绝对不能给任何吃的东西。
总之,这最后一点才是所有问题的根源所在,学会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并为此承担后果,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孩子学会反思,得到成长。
欢迎关注大赛爸爸,留言发表您的见解,在育儿的路上与您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