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历史上,沈惠中的早年经历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7日 阅读:621 次

经典的故事,经典的旋律,在姹紫嫣红的沪剧舞台上,有这样一枝娇艳夺目的红玫瑰,令人难忘,她就是有名沪剧演员沈惠中老师。1959年,那一年的沈惠中年方十八,和所有花季少女一样,充满了青春活力,然而当时的她从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有一天会和舞台联系在一起。她曾自言,自己大概是一个热血青年吧

经典的故事,经典的旋律,在姹紫嫣红的沪剧舞台上,有这样一枝娇艳夺目的红玫瑰,令人难忘,她就是有名沪剧演员沈惠中老师。
1959年,那一年的沈惠中年方十八,和所有花季少女一样,充满了青春活力,然而当时的她从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有一天会和舞台联系在一起。她曾自言,自己大概是一个热血青年吧,在第一批1957年号召上山下乡的时候,沈惠中她正好是初中毕业,她就报名参加上山下乡,当初她报名的时候是到江西去的,结果后来把她分配在上海的七宝,那时候的文艺生活其实是很枯燥也很少的,作为一个学生呢,就只会唱唱歌,那就有人来问她,你会唱什么歌,她说自己会唱《我的祖国》,就是郭兰英的那一首,一条大河,那时候她胆子挺大的,到舞台上就唱了这样一支歌,正巧那个时候,1958年也动员干部下乡,所以那时戏曲学院作曲系的一位教授,挺知名的一位作曲家叫刘如曾老师,带着他的学生也正好在七宝镇下乡劳动,在庆典活动的时候,他也参加了,他发现了她,沈惠中唱好歌之后呢,他就跟她讲,小姑娘,你要不要唱沪剧,她说不会,你不要来叫我唱沪剧,自己一句也不会唱的。他说不要紧的,你来唱,我一句一句教你,你肯定会唱的,她说不行的,你们胡琴什么的一拉,我会害怕的。当时琴师在旁边说,不要紧,你唱,你唱到什么地方,我们跟你到什么地方。
《蝴蝶夫人》这出戏在区里得了奖,要参加市里比赛,那刘如曾他就想要提高一步,就把他们这些人,组织到当时的上海人民沪剧团,请一些专家演员来给他们辅导,当时去演出的时候,他们还有其他几个人,还没开场,把幕布撩开来,说这是丁是娥,那是解洪元,她是一头雾水,一个也不认识,她真是一个也不认识,所以正因为不认识,她在台上演戏也就挺放松的,回去以后,她有时候上七宝街上的时候,有人问她,沈惠中,你怎么还没走啦,她说到什么地方去啊,不是说,人家剧团要你去吗,她讲自己不知道。她就这样回答别人,真的不知道,她实在也是不知道,后来到了1959年,这个是1958年发生的事情,到了1959年她真的进了上海人民沪剧团剧团的大门之后,她才知道,当时上海人民沪剧团正缺青年演员,所以他们对她有兴趣,形象上、噪音条件、接受能力比较快,他们很感兴趣,所以挺有意到七一公社,想把她吸收作为上海人民沪剧团的学员,所以也派人事干部敲锣打鼓去接过她,不过他们接来的人,陈荣兰和丁是娥一看,傻了眼了,我们要的不是这个人,因为这位人事干部没有见过她,所以他不认识,别人说这是沈惠中,他就把她接过来了,结果一看不是,既然来了,也在沪剧团里实习了几个月,但是他们觉得不满意,所以呆了三个月之后又回去了,怎么来换她呢,他们想要让七一公社再掉包,当时喜欢沪剧的人也很多,要想进剧团唱戏的人也很多,所以他们想出来先要把她的户口换到上海人民沪剧团,然后再把她接出来。虽然已错过了学戏的最佳年龄,以一种充满戏剧性的方式,进入上海人民沪剧团后,老师们对于沈惠中这颗好苗子,也是悉心栽培。
一开始的时候,是由筱惠琴老师来辅导她,从沪剧的基本腔,《绣荷包》丶《拷打红云》、《庵堂拍会》这样一些小戏来打基础,因为自己一点也不会唱,既然进了剧团,她自己也是比较认真的,所以只要有戏演出,她就会在旁边看,不论是什么戏她都会看,看戏对她也有好处,她记得她自己是1959年进剧团的,1960台他们整个沪剧团到福建一带,衢州、厦门演出。正好到厦门的时候,当时他们演的是《杨乃武与小白菜》,是邵滨孙老师和筱爱琴老师主演的,一个演杨乃武,一个演小白菜,他们的一个儿子正好在福建参军,那时候他们两个商量,正好在福建总要有一个人去看望儿子,“杨乃武”走不开,筱爱琴老师“小白菜”不唱,走了,去看儿子,当时剧团就很着急,筱爱琴老师走了,“小白菜”怎么办呢,就问他们这一批的小姑娘,问你们谁会唱“小白菜”,谁背得出“小白菜”,她只能点点头说,自己背得出但是我演不来,因为她一直在看戏,对这出戏已经很熟了,所以之后稍微和她(沈惠中)排练了一下,没两天呢,她真的就上台了,这就是她艺术道路上的一次机会。
也挺巧的,那时1962年,他们又去浙江一带演出,演出的戏就是当时的《芦荡火种》,《芦荡火种》在杭州演出的时候,开始的时候筱爱琴老师也曾经演过阿庆嫂,因为丁是娥老师社会工作特别忙,结果筱爱琴老师要排别的戏,所以没办法来,丁老师开始也是去杭州的,半路上她接到通知要去北京开会,他们到浙江演出,杭州完了要去绍兴等很多地方,他们的说法是要去好多个码头演出,那怎么办,他们就又来找她了,因为知道她一直在看戏,那时实际上丁是娥丁老师的戏她已经看得很多了,而且丁老师确实,大家也都知道,那时丁老师已经开始教她了,所以他们首先就问到她,阿庆嫂的戏到底学得怎样了,她说自己看得很熟练了,他说是不是先排一场《智斗》,沈惠中她说,好的呀,她想大概他们是想考考自己,让我排一场《智斗》,那么她就排了,排了一场《智斗》,石筱英、邵滨孙老师看了相当满意,他说,这样吧,你马上去准备全剧,她说做什么,他说丁老师要去北京开会,马上接下来这个戏就是你演出了,她心里是很急的,自己排一场《智斗》是可以的,从头到底,她心里很急的,但是又是石筱英老师、邵滨孙老师,包括俞麟童老师都来和她配戏,都很认真的。在很短很短的一两天之内,就把这个戏排出来,接下来就演出了。
在沈惠中的艺术道路上,曾经先后受到很多沪剧艺术家的悉心指教,尤其是丁是娥老师,是沈惠中感佩一生的恩师。进剧团以后,她是对筱爱琴老师和丁是娥老师的唱腔特别崇拜。她开始学筱爱琴老师比较多,《杨乃武与小白菜》就是学筱爱琴老师,但是她学多了以后,她觉得丁老师的唱腔非常婉转,而且她的唱腔有她的独特性,有她的创造性,而且有她的道理,她为什么要这么唱,她时常会讲道理给你听,所以沈惠中她大多数都是学了丁老师的戏,因为这一方面也是团部对她的希望,对她的寄望,她自己也很配合团部,她把丁老师的戏都学下来,正因为学习丁老师的戏多了,这时候陈荣兰团长就和她提出,她对丁老师说,是不是沈惠中要拜师,你要和她举行一个师徒仪式,她觉得拜师这种事情,过去都是曾经反对过的,是一种封建,她说拜师就不要了,那要改名字,她叫沈惠中,丁老师的学生们都是“华”字辈,比如许帼华、张萍华、阮蝶华都是“华”,她要改成沈惠华,她说这不行的,因为她自己的嫡亲妹妹叫沈惠华,那他们说这名字又不能改,那怎么办,丁老师说学了就可以了,也不一定就是要在名字上、形式上做什么仪式,丁老师后来确实对她相当关心,沈惠中她二十岁的生日就在丁老师家里过的。

",
Tag:沪剧 老师 她说 小白菜 剧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