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儿女》这部戏当年火爆全国,但是很少细细探究这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但是如果你仔细一推敲,就会发现是非常荒诞的,荒诞的地方就在于,夏东海刘梅这一家子过于富有,富有到远远超出了这个阶层的设定。
为什么这么说呢?
本来这部剧的定位应该是一线城市的普通家庭,年代是本世纪初,所以你看到这个戏从剧情上来说是相当的接地气。无非就是家长里短,发生的种种,是任何一个城市家庭都会遇到的,这也就引起了观众们很大的共鸣——在互联网即将普及,取代电视的前夕的那些年,农村家庭收视率最高的是刘老根之类的,城市家庭收视最高的就是《家有儿女》,你晚上去小卖部买个东西,甚至走过任何一个小区,都能听到《家有儿女》耳熟能详的串场音乐。
然而,这并非全部。
这部戏的在大部分时候引起观众共鸣的同时,却偶尔让很多观众感到诧异,那就是:刘星家为什么这么有钱?
首先是房子,两房两厅两卫,面积150到200平方之间,坐标北京。今天大家都知道这个面积的房子在北京那是天价。但是当时倒还好,并不算很贵,毕竟那时候是2005年以前,整个北京的房价离上车还有好几年呢。
换言之,以刘梅夏东海当时的收入水平,买这么一套房子当然也是很大一笔支出,但是还是完全可以负担起的,拿到今天,同样的身份,同样的面积,位置往外挪一环,十五年后的他们就根本想都不敢想。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戏在今天拍的话,这房子如果这么大,那刘梅和夏东海的人物设定估计就要改一改了,得是《欢乐颂》里面的那种高级金领,做投资的,或者是那种事业有成的老板才行。
因此那个年代,这个大房子并不足以说明他们家很有钱,更谈不上荒诞。荒诞的是什么呢?是他们的日常支出,这个非常不合理。
衣食住行,先说衣。
刘星他们几个孩字,那时候就穿运动名牌。这个又体现出时代的不同。90年代麦当劳啊,耐克鞋属于奢侈品,现在属于平价商品。一双八九百一千来多块的运动鞋拿到今天是稀松平常,不会有人觉得有多贵,但是放到2005年以前呢?那时候工资才多少?
相比之下,那时候的房子是廉价的,小雪有一次说他家还房贷,才3000一个月。但是你这边还着贷款,衣服鞋都是名牌,伙食还这么好,就非常不合理了。
大家都还记得,每次吃饭的戏,这家人的餐桌感觉都像是在过年,五菜一汤,什么鸡鸭鱼肉,还经常吃螃蟹。
道具师也非常荒诞,冰箱里像现在互联网公司的休息室的,源源不断地供应各种饮料。
衣食住开销大,连行都是非常铺张,记得有一次小雪说要吃野菜,结果她奶奶直接打出租车去了北京郊区,一点不含糊。
我们知道,对于普通中产而言,有两种消费模式,一种是把钱花在看的见的地方,还有一种是把线花在看不见的地方。前一种,比如天天吃泡面,衣着光鲜;后一种,表面很穷酸,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却很讲究。
但是刘星家的消费状况就很搞笑了,是两手到要抓,何止是两手,可以说是面面俱到。
衣食住行完了,连发展型消费刘星一家也走在时代的前列。
小雪夏令营,刘星的跆拳道班,周末一家子人基本不在家宅着,各种场馆啊,音乐会啊,表演啊,娱乐支出真的不少。
那年头,很多人只是听说过奢侈品,但是刘星他妈已经开始消费了。
夏东海和刘梅,一个编剧,一个护士,虽然说收入不低,但毕竟也是工薪阶层,剧中呈现出的那种消费模式,有点超出这个阶层人的稳健风格,毕竟养着三个孩子啊,以后的教育啊,不确定前景啊,总要有点积蓄吧,可以他们这种消费,根本存不了钱。
当然了,还有一种家庭,父母不是很有钱,但是老一代有钱,不过在这部剧中,这家的爷爷奶奶一辈,也并非是什么老华侨之类的,因此这个也说不通。
但是呢,编剧和导演基本上没有考虑太多这方面的问题,因为这部剧本身就是喜剧,就是要极度理想化,表现出一个城市家庭的幸福生活,就像刘星家的冰箱,任何时间打开,里面都有冰淇淋,高乐高和巧克力牛奶。
这部剧的冲突并没有多少残酷的现实意义,因此不可能让主人公天天精打细算,愁眉不展,那样拍就不是《家有儿女》了,而是《蜗居》了。
主人公的身份要接地气,你要是设定成那种资本家家庭,虽然消费相符,不荒诞,但是观众会有距离感,毕竟那个年代还没有“小时代”,拜金的风气不像现在这么浓烈;
因此,你可以理解为,这部片子实际上是一部半架空的设定——它的消费水准绝对是超出了剧中人物的设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