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告诉大家,胡大海既不是福将也不是草包,乃一位英雄人物。程咬金和牛皋是福将,但二人不完全是草包。具体分析如下:
胡大海(?—1362年),字通甫,泗州虹县人。
凡是喜欢听传统评书的的,大概都听过《大明英烈》,反正我是听过不止一遍。熟悉《大明英烈》这部评书的,一定对胡大海这个人物印象深刻。他在评书里是个很搞笑的人物,是个大活宝。有了他的存在,增添了许多喜剧情节,使评书更加生动曲折,逗得听众哈哈大笑,越听越想听。
胡大海的身形特点是胖,老了之后更胖,如果称一下足有300多斤。性格特点是热心肠,看重兄弟感情,人缘特别好。作为武将嘛,他的武艺稀松平常二百五,但是嘴上特能白活,常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立下大功,是员福将。像这样的评书人物还有不少,你像程咬金、孟良、牛皋等,都是很有听众缘的主儿。
在评书里,胡大海是乱石山七雄结拜的老二,早年在北口贩过私牛,乱石山事发后被元军打散。后来和朱元璋、丁德兴做了山大王,公开反对元朝。他在武科场乱摆牦牛阵,误打误撞救了众举子。跟着朱元璋定滁州,走马取襄阳,打下金陵。他还数次在危急之中搬兵求救,为朱元璋解了大围,是大明的开国元勋。胡大海对年轻一辈的英雄特别照顾,跟常茂、胡强、朱木英等人打得火热。后来,朱元璋残害功臣,他还抱打不平,保着燕王朱棣攻打朱元璋。总之一句话,胡大海就是《大明英烈》的书胆,是个喜剧明星。
不过,上面说的是评书里的故事,都是虚构的,历史上的胡大海可不是这样。胡大海,字通甫,泗州虹县人,从朱元璋刚刚起义开始便跟随左右,为朱元璋东征西讨。他起于微末,大字不识,但是气度过人,手下将士无不尊崇佩服。他治军极严,大军所过之处不妄杀人,不掠妇女。他跟随朱元璋渡江作战,屡有建树,累军功成右翼统军元帅,后随邓愈戍守,平定境内。在元军大举来犯时,城下迎战,大败元军,攻至建德。胡大海因此功晋升为枢密院事。
评书里的胡大海是个长寿星,但历史上的胡大海死得早,并且死得惨,令人惋惜。胡大海不是战死沙场,也不是死于政敌,最后的结局竟然是被俘虏杀死的。在攻下严州时,胡大海收降了蒋英、刘震、李福等三员苗将,把他们留在自己麾下。但这三人并不真心归顺,又密谋作乱。
至元二十二年(1362年)二月七日,这三人布下圈套,准备暗害胡大海。这天早晨,他们假装请胡大海到八咏楼观弩。胡大海不知是计,欣然前往。蒋英派党羽跪在胡大海的马前,告蒋英的状,诉说蒋英的罪过。胡大海回过头来看蒋英,还没来得及说话,蒋英突然拿出袖中的槌子,向胡大海的脑袋猛击,击中脑部,胡大海倒地而亡。史书上没写他死于多少岁,据估计不足四十岁。
胡大海死得很冤枉。他就死在过于爱才,见苗将众人勇猛无双,便心生惜才之意,对他们信任有加,最后得了这么一个悲惨结局。蒋英等人被抓住后,朱元璋用他们的脑袋来祭奠胡大海,为他报了仇。明朝建立后,胡大海被追封为越国公,画了肖像供在功臣庙,名列第七位。人”。
程咬金大家很熟悉了,
程咬金这人很有意思,评书中是个福将,总能逢凶化吉,在历史中老程也算是福将,虽然和评书中没法比。
评书和历史不同。
评书讲究四梁八柱,程咬金是难得的书筋人物,插科打诨,诙谐幽默,他又有书领的功能,只要是故事进行不下去时,老程一出场,故事的转折就来了。
或者冲出重围,搬来救兵,或者轮着大板斧上殿为功臣讨公道。
所以评书中不喜欢让老程早死。
评书中的程咬金从《隋唐演义》的隋朝末年贩卖私盐到《薛刚反唐》中武则天退位,打开薛家的铁秋坟,程咬金哈哈大笑一笑而逝,这一年他120岁。
所有关于唐朝的精彩评书,几乎程咬金都有份出演。
这有点像明朝评书中的胡大海。
胡大海评书中的设定有点类似程咬金,一般担当书筋类的人物,《明英烈》中胡大海没被朱元璋炮打庆功楼给打死,后来在《燕王扫北》的评书中还有戏份。
而历史上胡大海在明朝建国以前,就在杭州被降将蒋英暗算死了,但是评书中难得有这样有趣的人,评书演员不愿意让他这么轻易去世,于是编了很多情节给他们续了几十岁的生命。
程咬金也是这样,他在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就去世了,活了77岁,也算高寿,但是评书中不想老程这么早去世,又给他续命到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退位老程才去世。
其实历史中程咬金也是个福将,他的福表现在他眼光毒辣.
程咬金人生的每一步都走对了,玄武门之变他积极参与,是督促李世民赶快行动的几个人之一,后来李世民侥幸成功,程咬金成了从龙之臣,受到重用,在凌烟阁上的排名甚至还在秦叔宝之上。
后来李治即位,咬金自翠微宫奉敕统率飞骑军护卫皇太子李治回朝继位,并且衣不解带忠心耿耿的在左延明门外连续宿卫三个月。
后来虽然他也干过杀降等事情,但是事后高宗皇帝都没有深究,老程平平安安的活到了老死,在那个隋末唐初的乱世,在唐朝初年波诡云谲的朝政乱局中,程咬金每一步都没走错,也真的是福将了。
牛皋这个人物我们大家最熟悉,岳飞的把兄弟,
牛皋是岳飞手下大将,宋史将他和张宪和杨再兴合为一传,足以证明即使在战功赫赫的岳家军里,牛皋也是排得上号的实力派人物。
史书上的牛皋,和《说岳全传》里那个带点憨厚、带点运气,功夫一般的形象有较大差距。他在归属岳飞指挥之前就在抗金战争中独当一面,早就展露头角, 归入岳飞军中后更是屡立战功。
岳飞被害,他算不上岳飞亲信,并没有受到太大株连,仍然带兵,并不像另一员大将张宪那样被连累杀害,直到几年后,都统制田师中大宴各路将领,牛皋酒席上莫名中毒,回来就死了。
当时就有人怀疑是秦桧命令田师中下得手:这倒是极有可能的。自从杀了岳飞,主和派和主战派就已经势不两立,牛皋一来曾是岳飞手下,至今还手握兵权,二来一直以“南北通和,不能以马革裹尸”为恨事,明显跟秦桧不是一条心,有机会自然还是除掉为好。
这样一个悲剧人物,到了演义小说里,基本上就成了搞笑的配角,主要作用就是在岳飞发号施令时插科打诨,调节下气氛,再凭运气打赢几仗,就连他的死亡也充满了喜剧效果,民间传说气死兀术、笑死牛皋,说的就是牛皋跟着岳飞的儿子攻打金国,在战场上活捉了当年的老对手金兀术,把金兀术活活气死,牛皋则哈哈大笑,一口气上不来,笑死在了战场上。虽然这在正史中是完全没影的事。
细数一下,演义小说里,历朝历代类似牛皋之类的角色还真不少,他们有个统一的名称:福将。《说唐》里面有个程咬金,典型的莽汉又有点农民的狡黠,武艺虽然只有三板斧,再强的高手有时也能被唬住,居然有段时间还在群雄云集的瓦岗寨当上了第一把手的混世魔王,秦琼罗士信徐茂功都成了他的手下。
宋朝除了牛皋,还有杨家将里的孟良焦赞,从杨老令公到杨六郎再到杨文广,甚至穆桂英帐下,都有这两个人在胡说八道。到了明朝,自然有胡大海,也是这样的角色,就是到了近代,“主席指哪我们打哪”的少林寺和尚也是格外得宠。
这些演义里的角色都有几个共同点,一是忠诚,不管是对上司还是朋友;二是憨厚,永远吃亏是福,可往往实际上并没有吃什么亏;三是有点本领,一般的敌手不在话下,甚至比自己能力强的对手也能干掉几个;四是运气好。局势险恶本领不够用的时候,往往也能靠运气扭转战局。
小说为什么热衷于塑造这一类型的人物呢?当然是因为在中国文化的环境中,无论是领导,还是百姓,都喜爱这样的角色,忠诚是儒家文化竭力树立的美德,憨厚是忠诚的补充,这两者在很多人眼里是相辅相成的。
有了这两样,如果没本领,那也容易被人看成一个弄臣,最好还是要有一技傍身。至于运气,那就更符合大众的口味了,谁不希望天上掉了大馅饼砸到自己头上?就算砸不到自己头上,看着别人中个头等奖也是挺过瘾的。至于其人在历史中是否真如演义中描述得那样,又有谁关心呢?宋史中的牛皋,比说岳全传里的牛皋,就乏味多了。
因为要吸引听众,在评书中总会有各种个性鲜明趣味十足的角色。本事一般,但是运气十足的所谓“福将”就是其中一类人物。而程咬金、牛皋、胡大海就是这类福将的代表。而他们也广受人们群众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