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龄为什么反奉?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5日 阅读:194 次

郭松龄与张学良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按道理有朝一日少帅接班,他必然高官厚禄的。所以他的反奉是个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而冯玉祥则是他着急反奉以及兵败的始作俑者。一,郭松龄,字茂宸,是辽宁沈阳人,一说是郭子仪的后人。先后毕业于奉天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大学等,是同盟会早期会员,1917年投奔

郭松龄与张学良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按道理有朝一日少帅接班,他必然高官厚禄的。所以他的反奉是个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而冯玉祥则是他着急反奉以及兵败的始作俑者。



一,郭松龄,字茂宸,是辽宁沈阳人,一说是郭子仪的后人。先后毕业于奉天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大学等,是同盟会早期会员,1917年投奔孙中山参加护法运动,失败后转道回奉天谋生,因为有北京讲武堂和韶关讲武堂的教官经历,被张作霖聘用为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战术教官,并由此结识在校学习的张学良。

不过因为跟随孙中山的历史,张作霖一直不信任他,甚至在东北讲武堂开学典礼上公开用这段历史挪谕他,这是郭松龄最终反奉的病根。

张学良与郭松龄一见如故,郭松龄也有意通过少帅实现政治抱负,所以二人自此焦不离孟。随着张学良在父亲的提拔下一路高升,从团长旅长到军团长,军中细务完全交与郭松龄打理,并给予完全信任,口头禅是:茂宸即我,我即茂宸。



二,由于郭松龄接触过孙中山的先进思想,对张作霖军阀混战和穷兵黩武的作派深恶痛绝,另外,张作霖能在关外做大,与日本势力的支持密不可分,作为交换,出卖民族利益的事情是有的,这些都引起郭松龄的强烈不满,一直希望通过更换东三省当家人来改变这种局面,他心目中的人选即是张学良。

要么熬到张作霖老死,要么就得武装夺权,况且人家那毕竟是父子关系,郭松龄对张学良的态度吃不太准,一直以话说半句的方法试图影响张学良,同时隐忍积攒实力和等待机会。



三,郭松龄的军事能力超群,在吉林剿匪和训练部队等方面表现突出,1922年第一次直奉大战中奉军大败,唯有张学良麾下的第三和第八两个旅死战不退,最后全师而归,当然实际指挥员就是郭松龄,由此,张学良更加信任郭松龄,张作霖的态度也有所松动。

败回关外的张作霖卧薪尝胆,痛下决心整顿绿林习气较重的奉军,成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以张学良为参谋长,郭松龄自然负实际责任,在此期间郭一边裁汰不良,一边提拔亲信,开始掌握一定的军事实权,为后面的起兵反奉创造了条件。



四,奉军内部分为三大派系,一是跟随张作霖起家的四梁八柱们,号成老派;二是总参议杨宇霆为首的一批留日将领,号成洋派;三是张学良郭松龄在东北讲武堂培养起来的少壮派军官,号成新派。老派和洋派在争权夺利过程中利用张学良羽翼未丰,一直打压新派,他们不敢直接把少帅怎么样,那郭松龄就成了首要攻讦目标。

郭松龄用今天的话说情商不高,不大会处理人际关系,因此于另外二派关系紧张,尤其与掌握奉军中枢的杨宇霆更是水火不容。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张学良的三军团在郭松龄指挥下势如破竹大败吴佩孚,奉系夺取北京政权,张作霖论功行赏时故意挤压了郭松龄,没有给他任何一省的地盘,连杨宇霆都外放了江苏督军。

张作霖恐怕想的是把郭松龄留给儿子去提拔使用,只任命郭松龄为津渝司令部参谋长,协助司令官张学良指挥奉军精锐第三军团,哪知郭松龄已经不满到极点。



五,愤怒之下的郭松龄与刚刚背弃直系的冯玉祥接触和阴结,恰好冯玉祥正被张作霖排挤出北京 ,两人一拍即合。经过秘密商谈,郭松龄与冯玉祥和奉军李景林部达成一致,共同出兵反回奉天,赶张作霖下台。郭松龄幻想与冯玉祥反直一样,用武力改变东北政局,不想最后被冯玉祥出卖。

1925年11月,郭松龄在河北滦州起兵,发出讨伐张作霖和杨宇霆的通电,要求张作霖下野、惩办杨宇霆和拥护张学良接掌东三省,第三军团七万精锐一路杀出山海关占领锦州,前锋直抵巨流河边(今辽河),张作霖已经急的准备收拾细软逃离奉天了。

关键时刻,张学良站在了父亲一边,率军在巨流河阻挡三军团,同时用飞机撒传单说明郭松龄假冒张学良名义的真相。



六,冯玉祥非但没有依约出兵,反而在郭松龄出关后袭击夺取李景林的直隶老窝,李军愤怒地切断郭松龄部补给,掉头与冯玉祥开战,造成郭松龄部孤军作战。在张学良的宣传战下,第三军团大部官兵开始犹豫,同时日本关东军在要挟张作霖答应条件后也出兵助战,张作霖从吉林和黑龙江调来的援兵也到达战场,郭松龄兵败,逃亡途中被抓被杀。

顺便说一句,郭松龄夫妇被枪毙之日,冯玉祥部队夺得天津,这是个什么样的猪队友?

张学良本来想请求父亲留郭松龄一命,可张作霖在杨宇霆的怂恿下立即下达了处决令。张学良伤心不已,四年后枪杀杨宇霆。

世上之事,确有因果循环。

",
Tag:张作霖 奉天 陆军 少帅 军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