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从两方面来分析:
一,数额大小、时间长短。
一般来说,钱数不多(这个标准不好定,双方都比较能接受的范围内吧),时间不长(不超过一年吧或者更短),是不会也不应该要利息的。
如果数额比较大,时间也长,超过一年以上的,要利息也无可厚非,人家存银行或投资、理财啥的都有利息之类的收入,给人家利息也是正常。
二,朋友的关系如何。
朋友也分交情深浅、远近。情谊和信任度在里面,情谊深、彼此非常贴心、了解,信任度自然高,数额不大,时间短,就是一句话的事!而且有的平时这种金钱往来也比较频繁,心里有底,有过良好互动记录。
但正常来说,如果数目过大,时间也长,不应该等人家开口要,而是主动说给并最好打借条。对双方都有好处。
朋友是朋友,钱财是钱财。当今社会人都很现实,也是无数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先小人后君子嘛!
三,双方经济条件是否对等或你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或潜在能力)偿还。
即使交情不浅,一旦涉及钱财,谁都会加倍小心、多方衡量,尤其数目过大时。
首先会问清楚你需要大笔钱做啥,对方也会帮你分析前景及可行与否,如果不认可你的路子,或者你说不出干啥正经用图,人家也不会轻易借给你,就算你给利息——人家也不为挣你的利息是不是?!
其次,对方心里对你的经济情况、人品、收入及资产应该早有了解。
如果所借数目过大、你狮子大开口,人家肯借给你,肯定信的过你的人品、信用。
再者不可或缺的,就是有你的收入或挣钱的潜质做保障。缺少这些对方无异于跟你打赌,是冒很大风险的,当然人家诚心想帮你除外。
如果你们经济实力差不多,平时往来密切,人家应该也不会迟疑或不要利息了吧。
四,借钱给利息,如今的社会已经很普遍、司空见惯的了!能借给你,就是有交情、信的过你、看好你有偿还能力。否则你就是答应给利息人家都不见得肯借呢!这就是现实!
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古时人们就已经认识到朋友之间一旦涉及钱财、利害关系,友谊的小船可能说翻就翻,或者变了味道甚至反目成仇者有之…
即使朋友不要利息,你也会从此背负沉重的人情,这人情债可是还不清的。
可能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以后彼此的交往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的,尤其有了金钱往来之后。
所以,与其欠下人情何如给利息呢?!设身处地站在朋友的角度想一想,利息的心结应该也就释然了吧。呵呵。
记住:要利息肯借给你钱的朋友都是非常难得的啦!因为高利贷比这利息不知高出多少倍,给同样的利息,别人还不敢、不肯借给你呢。
我接触过一个搞海货买卖的商人,他几乎不往银行存钱,每年留足备用款后,都把钱高利放给别的商人,他们这样的往来也有多年,彼此还算熟悉或者有信得过的中间人牵线。即便如此,据他说也是很担心的,生怕哪一次就本钱打了水漂…但毕竟利润可观,比放银行收入高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