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谈谈我的看法。
我认为,整个安市作战,是分为野战和攻城战两部分的,野战(驻跸之战)唐军是打赢了的,而且是完胜,斩首2万,高句丽成建制投降3.68万人;攻城战确实没打好,主要原因是李道宗土山失利。下面我详细分析一下。
一、野战:驻跸之战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征讨高句丽,一共也就出动了10多万兵力,这里面还有没怎么发挥作用的水路的4万人,因此,真正在辽东与高句丽主力拼杀的,也就陆路的6万人,这6万人,还需要分兵驻守已占领地区,掩护后勤补给线,因此,等当年六月到达安市城的时候,唐太宗能够集中的唐军也就3万人。而高句丽来了多少人呢?高句丽和靺鞨兵,一共15万人,”高丽北部耨萨延寿、惠真帅高丽、靺鞨兵十五万救安市“(《资治通鉴》)。
3万唐军对阵15万高句丽和靺鞨兵,唐军当时处于绝对的劣势。
正常情况下,这仗都不应该打,因为兵力悬殊太大,应该主动撤退才对。
但是,太宗决定要打,既然兵力不占优势,就要用计取之。太宗让李世勣率1.5万人部署在正面,让长孙无忌率领1.1万人从高句丽驻军的山的北面绕到高句丽背后,太宗亲自率领4000人驻扎在北山,作为预备队。
刚开始,高句丽只发现了李世勣的部队,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李世勣这里,正面发起进攻,等到长孙无忌顺利绕到高句丽背后时,太宗命令擂鼓,唐军前后夹击,高句丽军大败,被斩首2万余级,高句丽军剩余部队被围在山上,无法逃脱,在主将高延寿、高惠真率领下被迫投降,降者3.68万人。此战缴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万领,还有其他很多物资。
可以说是完胜,这是唐太宗的一个战争杰作。野战大获全胜,然后太宗就开始进攻安市。
二、攻城战
攻城战确实不顺,久攻不下,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李道宗的土山失利。原本,太宗命令李道宗在安市城东南角修筑土山,修的比安市城墙还高,李道宗派遣果毅傅伏爱率军驻守土山。有一天,土山塌了,压在安市城墙上,把城墙也压坏了,出现了缺口,此时,如果李道宗部署得当,唐军完全可以趁机攻入安市城,但是,当时傅伏爱私自离开,李道宗也没有恰当的部署,结果高句丽守军数百人趁机杀出,夺取了土山。一个绝好的战机,就这么错过了。
按说,李道宗按照唐律是要处死的,但是,太宗回护李道宗,赦免不问,只是杀掉了傅伏爱。
此后,在九月间唐军班师了。这是李世民对形势的准确判断,辽东严寒之地,九月已经是深秋了,天气已经很冷了。幸亏是九月就撤军了,要是再迁延一段时间,就要出大事了。即便是九月撤的军,在十月初一的时候,还是遇到了暴风雪,有士兵因此冻死。但因为撤退及时,唐军整体得以保全。
三、其他方案讨论
在作战期间,李道宗曾提出率军5000人,直趋平壤(战后李靖也表示赞同),后来,高句丽降将高延寿、高惠真也提出,绕过安市城,攻打乌骨城,然后直趋平壤。
听上去都很美好,实际上呢?安市城之所以打不下来,就是因为它比较坚固险要。而平壤城,是一座更加坚固险要的大城,想依靠闪电出击,快速打下平壤城,无异于痴人说梦。因为当时李道宗也好、李靖也罢,都没去过平壤,在地图上推演可能是可行的,但是实际上,考虑到平壤城的守备情况,就不可行了。至于高延寿、高惠真,本来就是降将,居心叵测,他们的话,岂能全信。
后来苏定方、契苾何力龙朔元年(661)讨伐高句丽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检验了李道宗等人的这一作战设想,由契苾何力在辽东陆路进攻,苏定方率军从海路直接进攻平壤城,结果如何呢?苏定方大军顿兵于平壤城下,半年仍未能攻克,最后粮尽而还。这就充分说明李道宗等人的方案是不可行的。
四、唐太宗是否被射瞎
无论唐朝历史,还是半岛的史料,均未记载唐太宗曾被射瞎。直到高丽学者金富轼编写《三国史记》的时候,仍然没有唐太宗在安市城被射瞎的任何记载,金富轼只是在记录安市之战后,发表了一段议论:
则其城主,可谓豪杰非常者矣。 而史失其姓名 ……甚可惜也。
而根据唐朝史料的记载,一直到贞观十九年(645)十二月以前,太宗的身体一直很好。九月撤退途中,太宗还帮助将士们一起铺路,“上自系薪于马鞘以助役”。十月,唐太宗听说太子要来迎接,亲自率领骑兵快马前进,“从飞骑三千人驰入临渝关”。可见,这时候,太宗身体都很好。太宗是在到达河北定州以后,在十二月间生病的,此时距离安市之战结束,已经差不多3个月了。
以上是我对唐太宗安市之战的分析,欢迎大家讨论。
如对唐朝历史感兴趣,请关注我,继续深入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