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拍手小秘书#邀请回复。
在我的咨询工作中,常常会有家长吐槽不知道该如何跟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沟通,感觉不管说什么,他们都是一副油盐不进的状态。
这类吐槽通常会有两个关键点:
1、青春期的孩子
2、父母说什么都不听
第一点的“青春期”,就将这个问题限定在了一个特殊的年龄段;
第二点的“说什么都不听”,就是用一种绝对化的方式,一刀切的把外界所有的输入信息屏蔽掉。
同时,这里还有一个“互动、合作关系”,那就是“说与听”。
今天这个话题,我试着倒过来讲,先不分析“青春期”,先从“说与听”的关系开始讨论。
-01-
互动、合作关系?
“说与听”为什么是“互动、合作关系”呢?
“说”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种类型,比如自言自语型、言外之意型、当头棒喝型、据理力争型、我说你做型等等。在这么多“说”的类型中,大多数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听”的对象来完成“说”的效能。有些类型的“说”,我们看不到明确“听”的对象,会让我们错误的认为这种类型的“说”是不需要对象的,比如自言自语型。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分析之后就会发现,即便是这种类型的说也是需要有对象的,只不过这个对象变成了我们自己而已,这类型就有点儿像一人分饰两角的感觉。
所以“说”就是为“听”而服务的,不管是说什么,给谁说。而且,说往往不是单边的,需要听者给予一定的回应,形成互动关系。
实现“说”的目的,就是“说与听”这种“互动、合作关系”的核心。
如果我们抛开目的性,只是考虑自己是否说了,是否说得痛快,是否说得正确,那就很难形成互动、合作关系了。将这种模式转变为独角戏模式了。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朋友更多的是吐槽听者的不配合,而忽略了自己作为说者的问题。
-02-
“说与听”和“垃圾信息”
听者是依据什么选择“听”或“不听”的呢?
通常我们会简单的认为你说了什么,对方如果没有生理问题的话,自然就能听到什么。从物理和生理角度来看,也的确如此。但真相是,最终决定听的结果的是心理,而不是那些过程。
随时快速处理外界信息,这是一个生物本能,也是生存的基本能力。
那问题来了——外界的信息这么多,还有很多是垃圾信息,我们是如何处理的呢?
首先,我们会有一个垃圾信息的评判标准,并按照标准对信息进行分类;
其次,当确认是垃圾信息之后,会进行屏蔽或反弹处理。比如左耳进右耳出或怼回去之类的模式。
————举个栗子————
比如你在商场购物,有个导购过来跟你“热情”的介绍商品,你会有什么反应呢?
通常我们会有三种反应:
1、我刚好想买,觉得或许导购能够提供点参考,这时就会比较认真听对方讲的内容;
2、我刚好想买,但是觉得导购会误导我们,这时就会礼节性的应付一下;
3、我不想买,这时会觉得导购比较烦,想尽快逃离。
所以听与说之所以能够形成互动,刨除那些礼节性的应付之外,核心是听者的诉求——就是说对方想通过这个“听”的过程获得什么,而你又能提供什么。
在和孩子的沟通过程中,我们就变身为一名热情的导购,在极力的推销我们的商品(好好学习,别玩手机,早点睡觉。。。。),而孩子就变成了购物的人。那现在来想一想,我们极力推销的东西跟购物者自己内在的诉求又有怎样的关联呢?
如果我们切换一下说的内容,叫孩子过来吃饭、玩手机、看电视、刷游戏副本,这个时候孩子也是不听吗?
估计很多的朋友就会说:我要是跟他说这样的事儿,肯定屁颠屁颠的跑过来了!但是这样不行呀,学习怎么办?
你看看,所以说不是你说什么孩子都不听,而是说你想让他做,但是他不太愿意做的事情他才会不听。
通过这种分析,就让这种一刀切什么都不听的百分比的结论,变成一个只占有生活一定百分比的事儿。
可能很多人会问:这有什么意义呢?
呵呵,请不要小看这个百分比的变化哦!
如果在生活中占有百分百的份额,这种比例就让人近乎绝望了。而且如果是那样的话,也就意味着我们的亲子关系其实已经崩溃了,战争几乎就是唯一的选择了。这个状态就有点像是网上传的段子了。父母和孩子的眼神一对上,就来一句“你瞅啥”,对方就回应一句“瞅你咋地”,然后就是“能动手就尽量别动嘴”画面了。如果是这个状态,那我们就承认这个百分百的状态成立。
只占有一定百分比的事情,那对我们而言,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你看看,经过这样一步操作,就把“不听”是你们互动的全部,转变为只占生活一定比例的事儿了。感觉一下,焦虑值有没有降低一点呢?
可能又有人会问:这不就是夸张一点,能有啥大不同呢?
呵呵,来试试呀——假如把一个并非百分百份额的事情,夸大到全部,会发生什么呢?
“你从来都不会体谅我!”
“你总是光想着自己!”
“你根本就没尊重过我的意见!”
……这些吵架中常见的语句是不是很熟悉?在说和想这些话时,你猜大脑会不会去想那些例外的事情?在说和想这些话时,你的不良感受是被强化了还是减轻了呢?
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又或者说我自己其实是清楚这个比例的,只不过是太生气了才这样说的,大脑还是有一个运作机制的问题:
语言是哪里来的?当然是我们思考之后的结果。也就是说你在说这样的内容,或想这样的内容的时候,你就不断的再给大脑下达这样的指令。而且一旦你这样做的话,你的感受,你的焦虑值自动就会去配合这个夸张的百分比。通过这么一个语言或思维的操作,我们的感受就可以变得非常糟糕,甚至感到绝望。
可能还是会有人问:这只是一种情绪表达,表明我对这个事情的重视也不行吗?
呵呵,那这样的表达对事情有什么帮助吗?重视程度不是简单夸大所占比例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更加精细化、精准化的解决方案来体现的。这种发泄型表达方式,除了增加焦虑和不安,让我们更加不能理性、平和的处理问题以外,没有任何实际的价值。同时在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对这类事情处理的失控。
我们大脑对于数字的感受是非常奇怪的。有关这个模式,感兴趣的家长可以回头看看“朝三暮四”这个典故。这个典故就形象的说明了仅仅一个数字的变化,对心态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03-
那我该怎么办?
我们处理这类认知问题,需要按照两个步骤处理:
1、将“不听”的内容从生活中分离出来,而不是将所有的事情混为一谈。
如果总是习惯性的按照“东北乱炖”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很容易就会对孩子的评价不断降低,冲突性质逐步升级,慢慢的我们会有一种孩子变得越来越糟糕的感觉。这样就轻松的将问题泛化,由学习问题或其他问题,演变为全面冲突了。
2、去思考孩子为什么不听?孩子又想听什么?
就像我前面举的导购的例子一样,我们要听什么不是因为对方讲什么,而是我们的内在诉求决定的。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什么,这个需要跟我们的大脑高度契合的。
可能到这里有的朋友就会说,那好,禾沐老师,我现在修正一下我的问题,是只要一说学习孩子就什么都不听,这样总没有问题了吧?但是这样孩子还是不听呀?
只要是学习就不听吗?
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需要符合孩子的内在诉求,而不是我们认为的正确或有必要的内容。我们在说之前,就有必要去了解一下孩子对于学习这件事儿,他究竟需要什么?发现问题之后,更多的去探究问题背后的根源。
这个世界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存在问题,肯定是历史原因导致的。我们需要按照事物的发展进程去思考事物,而不是简单的从某一个点(比如仅仅归因于“青春期”)片面的思考问题。
有关这部分,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因为篇幅的原因就不在本文展开讲解了。
能够和他人形成良性互动,能够理性交互不同看法,是每一个社会人都必须拥有的基础技能。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培养磨合的习惯,不管你处于任何年龄段,如果缺乏这种能力,都会给你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一定困扰。
如果没有良性互动沟通、自我行为习惯、自我管理的能力的话,在任何阶段,父母那些看起来正面、积极、合理的安排,都有可能被拒绝,而不是仅仅会发生在青春期。
总结一下,父母说什么都不听,没有必要让“青春期”背这个锅,我们需要去反思问题背后的底层原因。如果说夫妻之间、同事之间、领导和员工之间也出现说什么都不听的状况,那我们又应该让谁来背这个锅呢?
当然在文章的最后,肯定会有家长问,那我到底应该怎么去跟孩子沟通才会听呢?
这就不是简单的一篇文章就可以阐释清楚的事儿了,而且每个家庭状态都不同,强调一定之规很容易把事情变得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