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节”隐藏“大秘密”
《雍正王朝》中谁隐藏的最深,谁身上就会有别人难以发现的“小细节”以及背后隐藏的“大秘密”。那么这个藏着大秘密的人会是谁呢?很多剧迷都说邬思道是这部剧中最神机妙算的人,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被他的主子连续忽悠了两次,邬思道从头至尾都非常了解康熙,但他一开始就猜错了雍正。
1,太子刑部冤狱案中,也不知道是谁透露了风声,邬思道知道雍正接了这差事,之后就是大动肝火,一跺脚,收拾行李要卷铺盖炒雍正鱿鱼。其实雍正是换种方式拒绝康熙而已,既表明自己愿替君父分忧的立场,又假装无奈的拒绝了差事。
2,之后的高福事件。邬思道又误以为雍正不会飞鸟尽,良弓藏。因此下定决心救坎儿,熟料坎儿将功赎罪,化解雍正的危机后,雍正却秘密处决了他,此时邬思道追悔莫及,以致在坎儿尸边老泪纵横,埋怨是自己害死了这个单纯的少年(之前邬思道叮嘱坎儿,不要把给八王献信一事告诉雍正,就是这步棋走错了,其实雍正一直监视着他和坎儿,根本瞒不住)。
纵观全剧,能如此这般瞒住邬思道的人,恐怕只有雍正了,所以这个隐藏的最深的人就是雍正!那么雍正身上到底有哪些让人难以发现的小细节呢?
曾记得十三爷胤祥对田文镜说过一句话:“我比你了解四爷。”那么十三爷真的了解他的四哥吗?两个细节告诉我们答案。
细节一、雍正留住太子书信,其实是想抓着太子的把柄
1,康熙第一次废太子后又复立太子,雍正其实是有点心灰意冷的。但是,太子的一封写给任伯安的信,又让他看到了希望。
2,在烧掉《百官行述》撇清自己的干系后,又让年羹尧剿灭整个江夏镇,让八王党死无对证,承担《百官行述》案的罪名(雍正对马齐说这本书是在江夏镇缴获的,其实是在京城当铺缴获的,而江夏镇的主人就是八王党的门生)
3,利用《百官行述》甩锅八王后,又秘密留下太子写给任伯安的书信,美其名曰保护十三弟,防止太子将江夏镇一事全推到十三爷身上。其实暗地里是自己想留着太子的把柄,一旦太子登基即可昭告天下(派十三爷去江夏镇的是雍正,不是太子,太子怎么可能害的了十三爷呢,太子其实想毁掉书信以自保)
就这样,八王和太子,两个最能威胁到雍正的人,全都被踩在自己脚下。这也就是为何八王为了自保,千方百计利用坎儿偷信,然后第一时间献给康熙的缘由。而雍正亦担心高福将书信之事透露给八王后,反被八王抓住他窥视太子的把柄,无奈只好交出太子书信。
细节二、十三爷被圈禁,托付郑春华于雍正,雍正就又抓住了太子的把柄
1,郑春华是个可怜的女人,对胤礽是一片深情, 可惜胤礽为自己要杀掉这个对他一片深情的女人,郑春华是政治的牺牲品。
2,十三爷出于忠心,想与太子共患难,于是只好答应太子,为其除掉后顾之忧。当他试探出郑春华对太子一片深情时,又出于道义,不愿意杀她这个可怜的女人,而是将郑春华保护了起来。可惜十三爷后来被圈禁,于是托付郑春华于雍正。
4,孰不知,雍正是有夺位野心的,他误以为只有太子和十三爷,知道郑春华的存在,因此抓住了一条让太子没有退路的把柄,一旦抖出这事,以此打压太子,太子地位必不保。
5,就在康熙驾崩前夕,废太子胤礽的老师王掞叫四爷争夺皇位,他问四爷,是不是把郑春华保护起来了,四爷说郑春华不是个该死的人(这是雍正装的,他只是不明王掞来意,又害怕王掞怀疑自己留住郑春华是为了制约太子,并将此事禀告康熙),注意雍正看王掞的眼神:
再来看雍正决心赐死年羹尧时的表情,是不是和上面的一样,翻眼,撇嘴呢?
王掞说八爷党知道郑春华没死,他们想利用郑春华来打击四爷(这才是郑春华的真正作用,既然可以打击四爷,自然之前就能打击太子)。那么,雍正留着郑春华也就是想留着太子的把柄。
所以说,十三爷其实并不了解自己的四哥,以致后来邬思道临别赠言时,他还不相信雍正会飞鸟尽,良弓藏。再回想到之前康熙将其圈禁十年,磨掉他的锋芒后,他才懂得故意让雍正走白棋,然后又故意输棋给雍正,甚至最后都不敢不去拜祭孙嘉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