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为响应中央领导同志“要把采风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的号召,将为共和国建设者做出突出贡献的各行业功勋人物推向全国、走向世界,第十九届中国世纪大采风年度电视人物颁奖大典在中央电视台星光影视园隆重召开,本届盛典是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推出的重大活动,盛况空前,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6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届盛典。姜书京先生被评为“中国当代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出席颁奖大会并发言,同时把剪纸与书法完美的结合-金陵十二钗赠于组委会收藏!
姜书京,1962年山东青岛平度市人,斋号:翰墨轩,自署:翰墨轩主。姜书京老师自幼酷爱书法艺术,自小学四年级写大仿开始一致到参加教育工作,学校的黑板、邻居的大门成为他一展才艺的舞台。但因各种原因曾一度中断。直到2013年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仅6平米闲置房间一角)之后,工作之余利用时间的下脚料潜心书法临摹创作和书法理论研究。2015年第一次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全球华人书画大赛获银奖(书法组第二名),之后一发而不可收。先后获奖十余次,为中国老龄委等部门捐赠作品十余副。有一百四十多幅作品被各界朋友收藏,其传略和作品在国家级权威媒体做过报到,成绩斐然。姜书京老师为人谦和,气质优雅,善结人缘,傲世丹青,为一代大师风范。
“弹指惊风雷,挥毫动风云”多年的艺术生涯中,遨游艺海,笔耕不辍,博采众长,神交古人,沉湎于古碑贴和美学理论的研究,以其敏锐的视角和睿智的悟性去解读古代碑帖,凭借对书法艺术表现形式的参悟加之糅合灵动而古意盎然的笔法,使其作品笔墨间洋溢着情趣,蕴含着深沉。字里行间可窥其博大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其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书画大赛中获奖、入展。
姜书京,几十年来,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以其独到的深刻思辨和具有广博的学识做支撑,勤耕于书法艺术,让他的书法艺术人生犹如文学、史学一样成为一种学术体系,并取得可观的成绩,姜书京认为:“今人学古,贵在临帖摹碑,但是,书写者不是人人皆可称之为书法家,它有局限性,只有具备造型能力、审美能力、参悟能力之人方能胜任,而具有这些能力之人即便不临碑帖,同样能写出超凡脱俗之文字”。
姜书京和很多当代大众耳熟能详的书法名家一样,他也很反对泥古不化、亦步亦趋,他认为“古贤前遗留下之片言碎语皆为后者习学之典范,即便是当时书者败笔也视为书者有意而为。无不亦步亦趋,趋之若鹜,一频一笑,后学则须效仿,逆我者必亡,每字有出处,否则格杀勿论。从姜书京的整体书法特点,不难发现,他继承了中国文人的优秀传统,将优秀书法精神与中国文化互融共进、统一协调,使他的书法艺术弥漫着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他以“帖\"筑基,以“碑\"升华,碑帖交融,流于毫端,追前贤古意不失今日语境,天机流露,洒脱清丽,诗人风骨,书卷之气,溢于行间,书写时代面貌,能取法乎上,南帖北碑熠熠生辉,融汇方圆,形成宽疏纵逸的全新书风,并在书学理论上有诸多前瞻性的创见。比如姜书京提出:\"古代书法学习资源匮乏,材料少,仅有几件遗贡作品作为范本,师少,非富家子弟无缘,物以稀为贵,而今不同,信息时代资源海量,故今人学易于古人,优于于古人,只要有心,随时可摹,最为常见的是书本,印刷体同样具有参考价值。\"当代书法家应该以当代审美情趣开创传统书法的现代艺术价值,让书法家从最优秀的书法长河的源头起步,站立在新时代潮头之上,以古出新,别开生面。
“五千年华夏文明,书体之变化,流派之承载,其价值功不可没,书之兴起,审美体系创建皆不可低估,可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是姜书京的精神独白,更是当下时代书法家应有的典型性思考。
姜书京老师现为:
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
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准)会员;
中国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国际艺术家协会会员;
香港国际华人书画家协会会员;
中国翰林院书画家协会会员;
东方翰林院签约书法家;
深圳翰墨卢浮宫签约书法家;
中国书画院胶东分院签约书法家;
中国国际集邮中心签约书法家;
中国集邮中心制作签约书法家;
2013年度《中国百强书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