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启动后不走车等于原地热车,对发动机有一定损伤。
冷启动车辆的阶段发动机与冷却液都出在低温状态(与环境温度相同),而发动机的理想运行温度会在100摄氏度左右。所谓理想温度指能够实现最佳热效率的问题,热效率指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扭矩的最大比例;比如有些发动机热效率35%指热能以35%的比例转化扭矩,40%则只浪费60%,浪费的部分参考下图所示。
上图中所谓的冷却损耗只是在理想温度运行中的状态,而冷启动时发动机本身以及冷却液的低温会加大“冷却损耗”。参考热力学第二定律热能会以无序状态从高温物体移动向低温物体,那么假设热能以40%的高比例转化为扭矩,但是在这一阶段因缸体和冷却液的低温又被吸收走了一部分,实际转化为扭矩的热能也许不足35%。
扭矩决定车辆动力强弱的基础参数,因为【(扭矩×转速÷9549)×1.36】得出的是马力,1马力可驱动75公斤物体以一米一秒的速度行驶,所以马力越大、动力越强、加速越快、极速越高。而常数数值与倍率不会变化,扭矩小则需要以高转速提高喷油量,以燃烧更多燃油为代价提升马力。
那么在冷启动阶段发动机扭矩损耗降低则动力会变差,不懂得这一原理的车主则会认为车辆出现故障或品质有问题;为了出现这种问题各大主机厂刻意做出了调整,也就是在冷启动阶段主动提高转速加大喷油量补偿动力,正常驾驶时也是有加成的。

而且为了动力足够大还设计有冷启动喷油补偿系统,在冷却液温度没有足够高之前会一直加浓喷油。加大的比例大到让空燃比失调,也就是喷油量大于进气量造成燃油燃烧不充分,不充分燃烧会产生游离碳,游离碳与机油蒸汽和空气中的尘埃混合后会成为积碳。

原地热车的发动机转速约为1000转上下,而正常驾驶车辆的发动机转速会在1500~3500转之间浮动。一分钟内以低喷油量和千余次点火做功产生的热能总量并不会很大,且原地怠速是在浪费燃油;而同样一分钟内以数千次点火做功产生的热能总量会大得多,发动机与冷却液升温的速度也就会越快,同时燃油转化为动力驱动车辆行驶也没有浪费。

原地热车的升温时间长、产生积碳且频繁浪费燃油,启动后正常驾驶升温速度快能缩短产生积碳的时间同时利用了燃油,这样理解的话原地热车是不是伤车行为呢?重点是发动机也高转速行驶会有更大的进排气压力,这一压力可以即时驱离产生的积碳,但怠速是因压力过小会让积碳残留,原地热车伤不伤车?


本文由天和Auto原创发布,内容请勿站外搬运(保留版权保护权利),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